发布源:深圳维创信息技术发布时间:2020-10-28 浏览次数: 次
国内防泄密系统常用的加密算法有三种,IDEA 算法、RSA算法、AES算法,加密强度来讲,AES算法加密强度最高。
IDEA算法IDEA算法属于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中,数据加密和解密采用的都是同一个密钥,因而其安全性依赖于所持有密钥的安全性。
目前最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为数据加密标准DES算法,但传统的DES算法由于只有56位的密钥,因此已经不适应当今分布式开放网络对数据加密安全性的要求。
欧洲数据加密标准IDEA等,目前加密强度最高的对称加密算法是128位的DES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的主要优点是加密和解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且算法公开.缺点是实现密钥的秘密分发困难,在大量用户的情况下密钥管理复杂,而且无法完成身份认证等功能,不便于应用在网络开放的环境中。
由于加密算法是公开的,所以被破解的风险比较高。
对称加密算法的特点是算法公开、计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被破解风险高。
RSA算法RSA算法是非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的保密性比较好,它消除了最终用户交换密钥的需要,但加密和解密花费时间长、速度慢,它不适合于对文件加密而只适用于对少量数据进行加密。
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和不可逆加密算法可以分别应用于数据加密、身份认证和数据安全传输。RSA算法是建立在大数分解和素数检测的理论基础上。
RSA密钥的产生过程:独立地选取两个互异的大素数p和q(保密)。
计算n=p×q(公开),则ф(n)=(p-1)*(q-1)(保密)随机选取整数e,使得1<e<ф(n)并且gcd(ф(n),e)=1(公开)计算d,d=e-1mod(ф(n))保密。
RSA私有密钥由{d,n},公开密钥由{e,n}组成RSA的加密/解密过程:首先把要求加密的明文信息M数字化,分块;然后,加密过程:C=Me(mod n)解密过程:M=Cd(mod n)非对称密钥加密体制的优点与缺点:解决了密钥管理问题,通过特有的密钥发放体制,使得当用户数大幅度增加时,密钥也不会向外扩散;由于密钥已事先分配,不需要在通信过程中传输密钥,安全性大大提高;具有很高的加密强度。
与对称加密体制相比,非对称加密体制的加密、解密的速度较慢、被破解风险较小。
AES加密算法AES加密算法属于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的特征是加密过程中需要使用密钥,输入明文后由系统直接经过加密算法处理成密文,这种加密后的数据需要密钥才能解密。
1997年4月15日,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发起了征集AES算法的活动,并成立了专门的AES工作组,目的是为了确定一个非保密的,公开披露的,全球免费使用的分组密码算,法用于保护下一世纪政府的敏感信息,并希望成为秘密和公开部门的数据加密标准.1997年9月12日,在联邦登记处公布了征集AES候选算法的通告.AES的基本要求是比三重DES快而且至少和三重DES一样安全,分组长度128比特,密钥长度为128/192/256比特.1998年8月20日,NIST召开了第一次候选大会,并公布了15个候选算法.1999年3月22日举行了第二次AES候选会议,从中选出5个.AES将成为新的公开的联邦信息处理标准(FIPS--Fede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andard),用于美国政府组织保护敏感信息的一种特殊的加密算法.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预测AES会被广泛地应用于组织,学院及个人.入选AES的五种算法是MARS,RC6,Serpent,Twofish,Rijndael.2000年10月2日,美国商务部部长NormanY. Mineta宣布,经过世界著名密码专家之间的竞争,Rijndael数据加密算法最终获胜.为此而在全球范围内角逐了数年的激烈竞争宣告结束.这一新加密标准的问世将取代DES、RSA数据加密标准,成为21世纪保护国家敏感信息的高级算法。
与DES、RSA加密算法相比,AES加密算法的优点为加解密的速度更快、加密强度最高、且不占用硬件资源。
常用的文件加密软件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信息安全的需求接踵而至,人才竞争、市场竞争、金融危机、敌特机构等都给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巨大风险,内部窃密、黑客攻击、无意识泄密等窃密手段成为了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安全隐患。
市场的需求、人的安全意识、环境的诸多因素促使着我国的信息安全高速发展,信息安全经历了从传统的单一防护如防火墙到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从传统的老三样防火墙、入侵检测、杀毒软件到多元化的信息安全防护、从传统的外部网络防护到内网安全、主机安全等。
传统数据加密技术分析信息安全传统的老三样(防火墙、入侵检测、防病毒)成为了企事业单位网络建设的基础架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安全需求,新型的安全防护手段逐步成为了信息安全发展的主力军。
例如主机监控、深圳维创文件加密软件等技术。
在新型安全产品的队列中,主机监控主要采用外围围追堵截的技术方案,虽然对信息安全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因为产品自身依赖于操作系统,对数据自身没有有效的安全防护,所以存在着诸多安全漏洞,例如:最基础的手段拆拔硬盘、winpe光盘引导、USB引导等方式即可将数据盗走,而且不留任何痕迹;此技术更多的可以理解为企业资产管理软件,单一的产品无法满足用户对信息安全的要求。
文档加密是现今信息安全防护的主力军,采用透明加解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强制加密,不改变用户原有的使用习惯;此技术对数据自身加密,不管是脱离操作系统,还是非法脱离安全环境,用户数据自身都是安全的,对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小。
市面上的文档加密主要的技术分为磁盘加密、应用层加密、驱动级加密等几种技术,应用层加密因为对应用程序的依赖性比较强,存在诸多兼容性和二次开发的问题,逐步被各信息安全厂商所淘汰。
当今主流的两大数据加密技术我们所能常见到的主要就是磁盘加密和驱动级解密技术:全盘加密技术是主要是对磁盘进行全盘加密,并且采用主机监控、进程监测等其他防护手段进行整体防护,磁盘加密主要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的运行环境,数据自身未进行加密,操作系统一旦启动完毕,数据自身在硬盘上以明文形式存在,主要靠进程监测的围追堵截等方式进行保护。
磁盘加密技术的主要弊端是对磁盘进行加密的时间周期较长,造成项目的实施周期也较长,用户一般无法忍耐;磁盘加密技术是对磁盘进行全盘加密,一旦操作系统出现问题。
需要对数据进行恢复也是一件让用户比较头痛的事情,正常一块500G的硬盘解密一次所需时间需要3-4个小时;磁盘加密技术相对来讲真正要做到全盘加密还不是非常成熟,尤其是对系统盘的保护,至今市面上的主要做法是对系统盘不做加密防护,而是采用外围技术进行安全访问控制,大家知道操作系统的版本不断升级,微软自身的安全机制越来越高,人们对系统的控制力度越来越低,尤其黑客技术层层攀高,一旦防护体系被打破,所有一切将暴露无疑。
另外,磁盘加密技术是对全盘的信息进行安全管控,其中包括系统文件,对系统的效率性能将大大影响。
驱动级技术是当今信息加密的主流技术,采用进程+后缀的方式进行安全防护,用户可以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灵活配置,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强制加密,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驱动级加密技术与磁盘加密技术的最大区别就是驱动级技术会对用户的数据自身进行保护,驱动级加密采用透明加解密技术,用户感觉不到系统的存在,不改变用户的原有操作,数据一旦脱离安全环境,用户将无法使用,有效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另外驱动级加密技术比磁盘加密技术管理可以更加细粒度,有效实现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控制文件的使用时间、次数、复制、截屏、录像等操作,并且可以对文件的内部进行细粒度的授权管理和数据的外出访问控制,做到数据的全方位管理。
驱动级加密技术在给用户的数据带来安全的同时,也给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带来一定的问题,驱动级加密采用进程加密技术,对同类文件进行全部加密,无法有效区别个人文件与企业文件数据的分类管理,个人电脑与企业办公的并行运行等问题。
特点:
1、多功能:对文字、文件、文件夹快速加密
;2、安全高效:采用高度成熟原创加密算法,安全加密,杜绝破解;
3、绑定计算机:绑定计算机加密的文件在其它计算机上不能解密;
4、时限功能:设定开始解密时间和过期永久锁定时间,非设定时间段内不能解密;
5、数据保护:采用擦除数据功能,绝对限制任何数据恢复、还原工具对删除的文件进行数据恢复;
6、多账户独立加密:不同的账户就算使用相同的密码加密,账户之间也有独立的解密权限,相互保密;
7、集中分类管理资料:使用单一面板管理各类文件、私密信息,轻松实现日记本、电子相册、影音播放器、无痕网页浏览器等功能,对所有文件的操作在退出界面后都自动处于加密状态;
8、高强度安全保障:使用登录密码、账户名、加密密码三重保护,密码最长支持200位,使您的数据得到全方位安全保障WORD文档加密的方法有哪些?
下面我给出几个加密的方法:文件菜单设置:
1、打开需要加密的Word文档。
2、选“文件”的“另存为”,出现“另存为”对话框,在“工具”中选“常规选项”,出现“保存”选项卡。
3、分别在“打开权限密码”和“修改权限密码”中输入密码(这两种密码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4、再次确认“打开权限密码”和“修改权限密码”。按“确定”退出“保存”选项卡。
5、文件存盘。
由工具菜单设置:
1、打开需要加密的Word文档。
2、选“工具”菜单的“选项”命令,出现“选项对话框”。
3、在“选项”对话框中选“保存”选项卡。
4、分别在“打开权限密码”和“修改权限密码”中输入密码,点“确定”退出。
5、将文件保存。
WORD加密方法二:使用文件加密软件使用深圳维创文档加密软件,可以实现WORD文档保存时自动加密,加密后的文档在本机或单位内部可以正常使用,但是不能随意拷贝带离,这是从源头保障企业数据安全的方法。
Copyright © 2021 深圳市维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